首页>>最新资讯>>最新资讯
最新资讯

最新资讯

学法懂法的她,在职场遭遇无助,前同事郑小

时间:2024-09-25 22:43 作者:佚名 【转载】

东莞交通律师获悉

来源:网易新闻人工作室,微信公众号()。

她表示,自己这个学过法、懂法的人,都差点无法自保,不知道其他刚入职场的女孩子,遇到这样的情况,会是怎样的无助。

郑小梅是我的“前同事”。

2015年春,大四那年,她被学校分配到我单位做毕业实习(和后来的“实习律师”不同),和我一个组。女孩子聪明乖巧,叫谁“老师”,爱笑,笑的时候两颗小虎牙都要掉出来。实习期间,她总是第一个到办公室,拖地、整理文件、办事积极。有一次她打着条子请假,我说“去就去,没事”,她却连连说不好意思。事出有因。

这么真诚、老实的女孩,同事们都很喜欢她。三个月后的告别会上,我们真心祝福她前程似锦。

再次见到郑小梅是在一个法律论坛的酒会上。

那天,我和她“师父”打了声招呼,说了几句客套话,碰了杯,和几个人坐在一起说说笑笑。当时我没认出她来。散会后,她过来跟我打招呼,笑容有些虚弱,约我出去走走。

从酒会上出来,郑小梅第一句话就问我:“你怎么跟他这么熟?”

我说的是谁?她一字一顿的说道:“我的主人,我看您不是会跟他来往的人,怎么会这样呢?”

我说,他是法律界的前辈,我们这些晚辈,当然要感谢他的支持。

可我话音刚落,就见郑小梅脸色惨白,我又道:“其实,他是谁?我们明明知道,只是应酬罢了。”

过了大概两分钟,她又说道:“我想告诉你一件事……以前我以为我遇到的人都是好人,但现在我分不清谁是好人,谁是坏人了。”

那时,她已经大学毕业,正在“硕士”就读的律师事务所担任实习律师,但很快,她就不再是实习律师了——不是因为实习期已过,而是因为黑暗中咆哮的潜规则彻底击碎了她所有的梦想。

她告诉我这些的时候,语气很平静,但每一句话都充满着失望。她告诉我,当她抵制潜规则的时候,很多人骂她“固执己见”、“太拿自己当回事”;也有人说那只是“开出的价码没有达到你的预期”;“社会就是这样,谁也改变不了,不遵守游戏规则,就只能受伤。”甚至她的一些朋友说,“能忍就忍,摸摸抱抱就行,跟老板分手的代价太大了。”

郑小梅说,这才是最可怕的事情:她想认真对待生活,但所有人都在玩游戏。她揭开自己的伤口,告诉所有人,世界不该这样,但所有人却冷漠地告诉她,世界一直都是这样。

她反复强调,她跟我说这些,是不想让我以后也成为那样的人。她没有责怪任何人,只是觉得懂法律的她自己都差点自保不了,其他刚步入职场的年轻女性遇到这样的情况才会如此束手无策。

辞职当天,郑晓梅身着西装,一脸茫然地走在街头,印着律师事务所名字的公文包里,只有一些与自己无关的文件,她怀疑自己是不是失败得很惨。

人群中几位笑容满面的女生在寒风中自拍,路边麻辣火锅摊前围满了幸福的情侣,商场前的圣诞树已经挂上了灯光,周围的一切仿佛又回到了大学时代无忧无虑的日子,幸福简单而又清晰。

但一想到房租已经拖欠了好几天,郑小梅就只能强忍住眼泪。她捂着冻得发紫的嘴唇,用力的吹了吹手,僵硬的给自己的“主人”发信息:“主任,不属于我的钱我不拿,但是你能把约定好的2000元月薪给我吗?”对方很快回复“我知道”,之后就再也没有其他回应了。

郑小梅不好意思再催,又给二房东发了一条微信:“李姐,再给我几天时间,我的工资还没发呢。”见李姐只“哦”了一声,她便走到ATM机前,用信用卡取了500元现金。

这时,一个大客户不停地在微信上给她发红包,说要请她出去唱歌、参加舞会,还让她选任何自己想要的晚礼服,还可以选项链戴:“我早就看出你师父对你不怀好意,对你也是真心实意的。我不喜欢我的老婆,我以为自己失去了爱一个人的能力,直到遇见你。为了你,我可以放弃一切。”

郑小梅看了一眼信息,没有回。对方又打了几通视频电话,她都没接。对方又发来信息:“我公司和你们律所一年有几千万的生意,实话实说,没前途的律师才做诉讼,有前途的都是顾问。你要是值得我信任,成为我最亲近的人,我就把钱留在我家,你觉得我会把这生意让给别人吗?”

郑小梅毫不犹豫的把他删了,她终于不用为了老板的生意,强颜欢笑了。

● ● ●

一年前,23岁的郑小梅通过了司法考试。司法考试被誉为“天下第一考”,毕业两年后,她所在班级考A证的通过率不足20%。这是她经历过的最有成就感的事情。领到《律师执业实习证明》后,她每天拿出来看十几遍,边看边笑。有时半夜会梦到自己答不出来考试题目,但她总会打开实习证明,一遍又一遍地看,才睡着。

郑小梅从小就立志当一名律师,惩恶扬善,维护法律和正义。她由奶奶抚养长大,被重男轻女的父母送回家。家里人对她很不好,只给她喂稀饭,生病也不送她去医院。半年后,奶奶不放心,偷偷去看她,发现她虚弱得几乎睁不开眼睛,便卖了棺材把她接回家。

郑小梅小时候总是帮奶奶干各种事情,放牛、割草什么的,大家都说奶奶最善良,她也知道没有奶奶就没有她。有一次她放学回家,看到奶奶的额头上流着血,一个男人指着奶奶破口大骂,说奶奶的牛把他家田里的红薯藤吃了。这个男人仗着在派出所里有些关系,把奶奶的头都打烂了,最后只赔偿了50块钱,没有道歉。看着地上的血迹,郑小梅暗暗发誓,长大以后,她再也不会让任何人碰奶奶了。

在填写高考申请表时,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法律专业。大学上的第一节专业课,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话:“法律的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通过秩序的建设和维护实现社会正义。”她挺直腰板,十分郑重地翻开书本。大学四年,她从未缺过一节专业课。

大四那年,为了准备司法考试,郑小梅至少两个月没见过白天:天还没亮就拿着面包和方便面去自习室,晚上宿舍十一点半就关门了,她要在学校的“堕落街”吃完炒饭再赶回去。

司法考试的题目一般都比较难,不仅考那些需要死记硬背的东西,更注重对法律知识的灵活运用,涉及到法律条文本身、法史以及各类案例等方方面面。第一轮复习是看“三大本”(编者注:《国家司法考试辅导用书》,因为一共有三册,每册都很厚,俗称“三大本”),看讲义;第二轮复习是听音频、背理论;第三轮复习是做真题;第四轮复习是4个“四册”(主观题)加上每天的错题集。很多法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几年都考不上,最后不得不转行。

11月,成绩公布,郑小梅以430分的成绩通过了考试,是当年全班仅有的5名通过考试的学生之一。她高兴地给奶奶打电话说:“我明年要当律师,村里第一个律师,以后再也不会被人欺负了。等我考上律师证,不管对手是谁,我都要战斗到底。”奶奶告诉她:“等我老了,谁也欺负不了我”,嘱咐她要好好为国家做事,“领导的话,我听”。

那段日子里,郑晓梅常常想象自己将来的样子:戴着警徽,穿着律师袍(其实,在中国,很少有人穿),做着庄严的法律工作,迈着轻快的步伐——她觉得自己终于能召唤正义和公平。

根据相关规定,通过司法考试的考生须申领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并在律师事务所完成为期一年的实习。

郑小梅知道选择一家好的律师事务所实习对自己以后的执业有很大的帮助,她在网上收集各种信息,询问前辈们的意见,最终选定了一家在当地比较有名气的律师事务所。

该律所主任应望京在百度词条中拥有多项头衔:一级律师、博士生导师,还有副董事长、副总裁等一系列头衔。虽然他的个人著作多为合作,但著作多达20余部,论文多达100余篇。最让郑晓梅印象深刻的是,这家律所不仅业务能力强,似乎还拥有一颗慈悲的法律良知,长年为弱势群体发声。

律师事务所的装修很气派,跟法院里面的装修差不多,红木桌椅,宣传栏上贴满了横幅和合影,在郑小梅看来,这显得无比的庄严。

笔试结束后,郑晓梅很快收到了律所的面试通知。她非常重视这次机会,因为没有像样的正装西装,就向同学借了一套。熨烫、试穿了好几次后,她还是觉得不放心,就去商场刷了信用卡,弄了一套属于自己的职业装。

身高1米63的郑小妹,长相甜美,肩细腰细,专业技能扎实,气质大方,让她最终留下了。在主任办公室里,郑小妹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司法大佬”英王敬。他长相有些瘆人,头发凌乱油腻,眼窝深邃,眼神阴险,一张瘦削的脸蛋让皮肤看上去就像刚被遮住一样,皱纹密布,脸上分布着几颗呈梅花状的痣,笑起来眼镜会从鼻梁上滑落。

郑小梅像个小学生一样站在门口喊道:“英老师好。”英望菁很友善地朝她走过去,和她握手打招呼,请她坐下,叮嘱她别拘谨,“就当这里是自己家吧,以后可以随意些”,并立即提出收她为徒。

在律师界,师徒带徒的人才培养方式一直延续,尤其是在以诉讼为主业的律师事务所。师傅的尊重尤为重要。师傅可以把徒弟带入自己在公检法部门的人脉网络,为徒弟提供案源,帮助徒弟提升业务能力。有了好的师傅,不出三年,徒弟就能在行业中独树一帜,甚至小有名气。

郑小梅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竟然能成为英望静的徒弟,她立刻站起身来,躬身谢恩,说道:“我一定不会让英老师失望的。”

英王静笑着歪着嘴说道:“那就这样吧,回去写篇我个人的分析和就业经历吧。”

这就是应望京和这家律所的“特色”——他们招进来的所有员工,不管是执业律师、实习生甚至是前台接待,都要先接受他的“培训”,大致内容是:“律所就是我家,律所的利益至上。年轻人不用太在意眼前利益,要着眼未来发展,不要让自由思想横行,每周写一篇心得,服从所长的绝对领导,不要怕吃苦,他让你干什么你就认真干什么,我保证你前途无量。”

稍有社会经验的人都会对这种“就业洗脑宣言”嗤之以鼻,但在郑小梅这样刚刚从学校毕业的年轻人眼里,这样一张随手画的大饼,却足以让他们热血沸腾,不计个人得失,勇往直前。

然而,郑晓梅在律所的日常工作和她想象中的大相径庭。她每天只是端茶送水、打扫办公室,和另一名实习生一起照顾英望京在办公室的起居。一个月后,英望京准备在上海开设分所,随行的还有郑晓梅在内的7名女律师和2名男律师。

因为是实习生,没有资格住私房,被安排住在主任办公室旁边的小隔间里。应望京告诉郑晓梅,上海以后是律所的主战场,这些人都是老将,一般他不会带实习生过来,但看她能力突出,就破例了。

英望京有时会在办公室里熬夜工作,按照律所以往的惯例,女律师会轮流留下来协助他。有一次,郑小梅准时进去给英望京送心血管药,却忘了敲门,碰见英望京躺在办公室女主任肖华怀里,肖华正在给他按摩。看到目瞪口呆的郑小梅,她们一点也不慌张。肖华甚至语重心长地说:“主任是我们的顶梁柱,他为我们律所拼了命,现在瘦成这样,好让人心疼,他就像我们的父亲一样,我们自然要好好照顾他。”然后,她让郑小梅学一些按摩技巧,说:“主任头疼,你们师姐懂一点,以防万一。”

郑小梅后来告诉我,她当时太天真了,不知道为什么就跑过去“帮忙”,还劝主任好好保重身体,不要太累,不然心里会难受,因为她现在没法为律所分担什么业务,只能做一些后勤工作。

● ● ●

几天后的一天晚上,小华说那天晚上主任偏头痛,需要按摩,自己照顾主任几天,有些累了,便问郑小梅能不能替她照顾一晚。

看到萧华那憔悴的面容,郑小梅毫不犹豫的答应了。

主任办公室里,在郑小梅按了几下身子后,英望静说自己“有点累”,想靠在她的怀里睡一觉。郑小梅觉得哪里不对劲,但又怕自己想太多,就拿了个枕头垫在她身上。英望静让郑小梅这儿按一下脖子,那儿按一下腰,然后让她“把衣服全部脱掉,再往下一点”。

郑小妹拒绝了,将他扶了起来,告诉他自己不是那样的人。英望静不屑地说:“很多人都想在我面前脱光衣服摆造型,不过就看我愿不愿意搭台了。”

郑小梅说:“我只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认可,成为一名堂堂正正的律师……”

英望静反驳道:“跟你一起来的女同事,都是外人眼中的堂堂正正的律师,其中五个人把身体给了我,你把身体给了我,你也当堂堂正正的律师,明天我可以给你涨工资,涨到你满意的数额,还可以供你读硕士,以后你不用再打零工了,堂堂正正的跟着我办案。”

郑小美还是不肯,应望静便随便举了几个例子,说道:“女人的贞操就那样,你在学校认识的男生,没才华,说了几句情话,你就送人了,毕业了,各奔东西,值得吗?但如果你送人有才华,我们就能帮你快速打开局面,到时候你爬上高位,谁也不敢踩你,只会对你俯首称臣,对你叩头,赶紧脱掉,不然我可没兴趣了!”

见郑小梅对自己的“承诺”依然无动于衷,他又换了个语气:“你知道吗?我这样做,都是为了你好,我可怜你,你不懂这个社会,大家都经历过这些,没有人能轻易成功,不走捷径,就只能走弯路。”

“我不信。”郑小梅站在那里不吭声。英王静又说了两个小时,最后怒道:“滚!”

郑小梅回到自己的小房间,锁上门,用凳子抵着门,然后趴在床上瑟瑟发抖地哭泣。

第二天早上,应望京把郑小梅叫到办公室,先让她把烟灰缸拿出来倒掉,然后指着垃圾桶说:“你眼瞎了吗?没看到这个也是满的吗?”

郑小梅拿着塑料袋要走的时候,他很客气地说:“昨晚是对你的考验,你表现得很好,我最受不了走捷径的人。”

走出房间后,其他同事都怪她不懂事,连倒垃圾这种小事都做不到,惹主任生气。女律师辛姐看到她红肿的眼睛,似乎明白了什么,跟着她出来,在电梯里问:“昨晚小华丢下你一个人了?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

郑小梅说道:“我拒绝了,他今天打电话给我,说昨天是在考验我。”

心姐走过去,一把抱住了她,说道:“幸好没事,不过以后你不会有好日子过了,所有人都会针对你,包括我。”

下班后,心姐约郑小梅在咖啡厅,告诉她“我刚进来的时候也有过同样的经历”。她听从了。一开始,她越想越觉得恶心,但渐渐地就麻木了。然而,他那张扭曲的脸始终没有改变。

她说:“主任是个脾气暴躁、手段高明的男人,喜欢跟各个部门的主管交朋友,请他们吃喝玩乐,还带着几个年轻的女实习生去大客户那里唱歌,还把钱留给‘房间公主’。”

“他有些关系,所以在办公室里霸道惯了,经常打骂员工。有一次,他当众打了小华一巴掌,骂她是臭婊子。小华17岁的时候就到他家当保姆,现在和主任夫人住在一起,上下两层。主任控制欲强,经常翻看我们的微信聊天记录。他贪得无厌,基本上每进来一批女孩子,就会有几个被他害过的女孩子。他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们以为自己是堂堂正正的法律人,但你们不过是合法的农民工,我给你们吃你们有吃的,我要是哪天不开心了,你们就别想干这个工作了。’”

说着说着,心姐眼眶里噙满了泪水:“我结婚前一个星期,他让我留下一晚,说是我们的最后一晚。”后来,英望京还继续用黄段子挑逗她。她无数次想过离开,但每次都被自己的勇气打败——因为凡是想离开的人,都会被英望京找麻烦。

此前,一名女律师因转所要求,被他扣留执业证,拒绝为其开具“三清证明”。尽管该女律师向司法部门反映,他却无动于衷,并称“必须陪同一周”才能放人。最终,该女律师支付了5万元赔偿金,才获得自由。

郑小梅听后吓坏了,还没回过神来,英望京又打来电话,说第二天要去东北出差,让她做好准备,还问她有没有泳衣,“顺便泡个温泉”。

心姐听完,对郑小妹摇了摇头。郑小妹挂了电话后,对心姐鞠躬,嘱咐她保重,然后买了当晚的火车票回家。她知道,不这样做的话,她就走不了了——果然,后来英望京打不通她的电话,就派人到火车站堵住了她。

回家后,郑小梅想起自己在上海的衣服和私人物品都可以送人,但总部的这台电脑是她唯一值钱的东西,里面存着很多资料。于是她又回到总部要电脑,但前台告诉她:“局长说了,你要把电脑带回去,必须经过他的同意。”

她没办法,只好给英望京打电话,刚接通电话,就听对方破口大骂:“你以为这里是酒店吗?你想来想去就来,我说清楚了,那天晚上我就是在考验你,局长就算拿枪指着你,也是没装子弹的枪,等我回总部了,你来我办公室!你这种人我不要,但有些事,必须搞清楚。”

郑小梅心里已经害怕了,因为英王京确实有点势力,不可能去告他。

她也不相信有人会替她做决定。有一次她去某中介拿资料,看到负责人走过来,礼貌地夸他穿制服很好看。负责人加了她微信,赶紧问:“是不是因为我的拉链没拉好,所以你觉得我的裤子好看?”

郑小梅狠狠地打了自己一个耳光,自言自语道:“难道这还不够麻烦吗?”

● ● ●

想着光天化日下不会有什么过分的事情,郑小梅还是迈步进了门。

他看到应忘京的时候,他正把脚搁在桌子上,脸色阴沉。

应望京擅长以气势压人,看到郑小梅过来,一脚将办公桌踢前,道:“你是不是想惹事?想败坏我的名声?我告诉你,不管我是什么身份,就凭我免费维权做慈善,你什么脏水都不能泼在我身上!你的电脑可以拿回去,但回去写检讨书,明天我开会,你要如实承认错误!”

第二天的会议全程都被录像记录了下来,郑晓梅战战兢兢地宣读了自己的批评,说自己“没有条理,没有纪律,没有自由,不尊重上级,工作敷衍了事,不求上进,只图享乐……”

检讨书读完后,前同事们纷纷站起来发言。他们纷纷为应望京点赞,说主任对下属多么关心,一直都赢得大家的尊重。如果连主任都发脾气,那一定是“极度渣男”。随后他们又批评了郑晓梅,说他们早就看出了她的问题,说她“工作偷懒,写的材料又烂”。

郑小梅冷眼旁观,连声说着“对不起”,“很对不起大家,我成了坏了全桶的老鼠屎。”

等她把剧本全部写完,应望京立刻说:“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追求,现在一切都清楚了,能认错改过,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晚上,他为她办了送别宴,这也是他作为导演能做的最好的事情了。

饭桌上,郑小梅如醍醐灌顶,同事们情绪激动,说:“这么好的平台,你还能在哪找到?这么好的老板,你在这里真的能学到很多东西,你真的错过了一个好机会,年轻人冲动行事,后悔都来不及,你要是想留下来,我们帮你跟主任求情。”

应望菁坐在桌前,眯着眼睛,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郑小妹给已经离开的辛洁发信息,描述了饭桌上的情况。辛洁回复道:“是不是差点感觉自己错了?我走之前也是这样,还想问最后一次,你要坚持住。”

直到拿到电脑,郑小梅才松了口气,走出办公室的时候,应望京就把手放在了她的屁股上,她很想打他,但是忍住了,出了门之后,她再也没有回头。

之后,英望菁继续东奔西跑,接受电视采访,讲慈善。司法考试成绩又出来了,律师事务所门口又会排起长队,争着进去。

但郑小梅始终相信,不是谁都能被蛊惑的,总会有某个人来打他的脸。

人群中,郑小梅给奶奶打电话,说自己很想奶奶,以后要好好挣钱,奶奶告诉她,要是挣的钱不够,就不要再胡思乱想了,奶奶点点头,说不会为难奶奶的。

郑小梅第二次“入所”,刻意避开了那些风头正盛的著名律师,选择了一位没有接过什么大案、不太爱说话、显得比较和蔼的律师做自己的“师傅”。

但没过一周,这个“主人”在出差途中故意锁上车门,冲向郑小梅。郑小梅从口袋里掏出一把瑞士军刀,说他再这样就捅死他。“主人”随即勒紧裤腰带,说她太漂亮了,他一时之间没了定力,从钱包里掏出一沓钱,保证以后再也不会这样了。

郑小梅将钱扔到前面的挡风玻璃上,并用瑞士军刀刺向车座的靠背。

后来,考进研究所的学妹和“师父”关系暧昧,师父经常对她颐指气使,颐指气使。郑小梅说,她并不生气,只是觉得小姑娘被潜规则困住,真是太可悲了。“师父媳妇”几次来办公室捣乱,打了学妹一巴掌,但“师父媳妇”从来没想过丈夫做错了什么,只说“好好的人怎么能被一群狐狸精害了?”说这话的时候,她狠狠地瞪了郑小梅一眼。

● ● ●

郑小梅告诉我,她已经打算放弃当律师的梦想,因为她觉得惩恶扬善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她已考取教师资格证,明年春天就会成为一名教师,干净、朴实。她说,真心希望人们能做自己想做的事,说自己想说的话,保护自己想保护的人。

“但转念一想,也许它还会再回来。我喜欢法律,希望这个社会越来越尊重法律,而不是尊重某个人、某段关系。”郑晓梅对我说。

● ● ●

后记:

Zheng 尚未获得练习证书。

她一再强调,她的经历只是一个孤立的案件。

(本文中的所有字符都是假名)

东莞交通律师?敬请于评论区发表高见,并对本文予以点赞及转发,以助广大读者把握法律与正义的界限。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