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最新资讯>>最新资讯
最新资讯

最新资讯

从机关辞职的律师:若时光倒回,我仍会选择

时间:2024-09-25 22:57 作者:佚名 【转载】

东莞交通律师获悉

相信每一个热爱法律的人,都有一个梦想,那就是成为一名律师,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去帮助客户解决各种问题。然而,正如业内流行的说法:律师是一个看起来很美、听起来很有钱、说起来很烦、做起来很难的职业。

生活的压力只是一方面,很多律师没有周末,加班到半夜是常有的事,每天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客户、堆积如山的案卷,甚至还有突发死亡的新闻报道……但即便如此,还是有很多人在坚持。当你被当事人尊重,你的工作被认可时,那种发自内心的喜悦和成就感是很多东西都无法替代的。

如果可以回到过去,你还会选择当一名律师吗?

01去司法检验

@福建律师吴毅如:

我是一名从机构离职的律师,如果时光可以倒流,在收到三份工作邀请后,我依然会选择加入体制内,成为一名法官/检察官。

首先,考试和找工作都很难。我努力地从众多候选人中脱颖而出,但还没来得及过上稳定的生活,我就转身离开了。所以我之前的努力没有白费。当然是首选系统。

第二,机关是对新人最友好的职场:只要你想学,就能学到技能;只要你不偷懒,就一定会有工作做;只要你不轻举妄动,就一定会交到朋友。这里有相对安全的试错空间,环境纪律严明、充满正能量,适合有正能量的年轻人成长。

第三,在办公室工作可以有效拓展人脉。无论将来是否跳槽,在办公室工作所积累的人脉都会成为你创业的宝贵资产。

很多新员工可能不领略政府机关的稳定性,但是如果你没有踏入政府,就永远闻不到花香。如今我已经身处体制外,但我还是很感谢我曾经的“家”单位,给了我那么多的培训和成长机会,成就了今天勇敢自信的我。@广东王学堂律师:

曾在山东、广东两地基层法院担任法官12年,在政府工作13年,从事律师工作13年(其中公职10年,专职律师3年),曾在佛山开放大学(广播电视大学)、佛山科技大学等高校任教,并在华南理工大学科技学院、广东工业大学等多所学校担任过兼职教师、兼职校外辅导员、兼职研究员等教学职务。

借用清华大学何海波教授的一句话,“王学堂是一位几乎把律师行业各个方面都尝试过的律师。”我的一位朋友预言,“王学堂律师的最终目标一定是成为王学堂老师。”我也时刻准备着,等待命运的召唤和安排,向法学老师这个职业迈进。

作为法官,刑事审判指导案例354号是我的代表作,另有10余个案例被收录在《人民法院案例选编》中;作为公职人员,我曾荣获中宣部、司法部颁发的“六五”法制教育奖、司法部“法制先进个人”、司法部授予的“新时代司法为民服务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作为兼职教师,我的学生多年来一直与我保持联系,我也发表过不少论文和法制评论,《最高人民法院也当过被告》就是其中一篇。

回顾大学毕业已经28年,回顾自己的人生路程,如果可以回到1995年,如果我面前有三个选择:是当一名法官或者检察官,当一名律师,还是选择当一名法学院老师?

或许我还是会选择当法官。学法律的人大多都有法官的梦想。因为在法学院,所有的教学都是以审判为中心。甚至可以说,中国法学院致力于培养“法官”(为人民利益做主,解决纠纷,裁定是非),而律师、检察官、警察等只是作为审判的辅助需要而存在。这样的教学体制,加上中国人的“包法官”心态,让大多数学生都选择法院作为就业的首选。

32年前,当我选择法律专业的时候,我最想去的地方就是法院;28年前,当我选择职业的时候,法院依然是我的首选。我曾经想过,我会在家乡的法院工作一辈子,像那些老法官一样,一辈子在法院工作、生活,最后光荣退休。虽然我在法院工作了12年后调离,机缘巧合进入了行政机关,但我从来没想过有一天会离开法院。我最终的职业规划是,在法院工作30年后,成为一名基层法院的副院长,获得最高法院颁发的荣誉勋章。

当然,我可能会选择当老师。年轻的时候,我总是不自信,总认为自己拿着“半桶水”不敢当老师。但30年后,我的想法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为“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自己要有一桶水”,这是一个逼着你学习的职业。其实律师也一样,没有案例,你就没法认真钻研业务,有案例,就会逼着你……很多人觉得当法学老师很好,因为可以拿工资,还可以兼职做律师。其实我认识不少“年轻”的法学老师,他们工作很努力,各种考核让他们每天都有点像被迫下蛋的母鸡。虽然接案子能挣点钱贴补家用,但案子越来越复杂,如果处理不好,就会损害我的名声,名声的光环和大学教授的地位已经所剩无几了。

我可能也会选择当律师,前提是我对这个职业有所了解。可以说,我越了解这个职业,就越热爱这个职业。为什么30年前我不选择律师这个职业呢?没有案源,害怕喝酒,害怕和法官打交道。

现在看来这个不算什么,大学毕业后你加入律师团队,跟律师导师实习,不但学到了实践知识,实习导师还给你发工资,有没有案源又有多大关系呢?你总不能一出来就想独立吧?

至于喝酒,说实话,我以前因为体制内的社交活动,有时不得不喝酒,尽管我非常讨厌喝酒。辞职三年后,我几乎不喝酒,尤其是和客户喝酒。因为人们看重的是你的法律服务,如果你喝得很多,人们还会把案子交给你吗?绝对不可能。

和法官(检察官、警察等)打交道。那些年,坊间流传着当事人、律师、法庭法官之间勾结的传闻,似乎这是现实,也是主流。不能说这种黑暗的社会现象完全不存在,但必须说,我们知道,能接近法官的都不是普通人。在强大的关系和权力面前,我们律师自觉退让,我承认这一点。但也必须承认,绝大多数人还是没有关系。在这种情况下,诉讼还是走正道,而不是通过歪门邪道。其实从我自己当法官的经历,以及我接触到的法官来看,大家都很尊重有专业水准的律师,经常对那些“勾结”的律师敬而远之,因为他们不愿意。我自己的理解是:我输了官司,一部分是法官的错,更多的是因为我作为律师的能力有限。至少我的陈述没有给法官留下深刻印象,所以这仍然是我的问题。

可惜时光无法倒流,直到大学毕业近三十年后我才明白这一点。我从未后悔过自己的职业选择,相反,我非常感激命运的安排:兴趣决定一切,我喜欢所有的职业,愿意为之努力,因为我对法律的热爱始终存在。

02当老师

@江苏杨超律师:

看起来像是选择题,但现实中可能按顺序排列。首先是法学院老师,可惜我需要博士毕业,pass。然后我想当公务员(司法和检察),可惜我没有考上公务员,pass(为什么选择当老师?因为法学院老师可以兼职律师)

@江苏黄贤律师:

我从前是检察官,现在是一名律师,回头想想,我觉得法学院的老师是最好的,也是最自由的。检察官和律师永远会把他们以前的法学院老师视为自己的师父。政府的客人。

@江西钱志文:

当法学院老师不错,当然在好一点的单位当法务官也不错,现在的法官、律师都挺好的,就是太忙了,顾不上家人和自己……

@安徽低眉律师:

人生就是一连串的选择,对我来说,最好的是现在,其次是未来,生活越感动,就越丰富多彩。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我愿意做一名法学院老师,全心全意教书育人,鼓励我的学生选择加入律师行业,让法律职业之花绽放得更加绚丽。

我想告诉我的学生,如果选择了做律师,就要秉持心中的善良,驳斥那些未来将会司空见惯的丑陋和谎言;

我想告诉我的学生,如果选择了做律师,就要勤于修炼,坚强自己的内心,时刻积蓄力量,冲破乌云,飞向晴朗的天空;

我想告诉我的学生,如果选择了做律师,就应该追求正义,不断吹响利益争夺的战斗号角,用道德来抚慰自己内心的不堪;

正如马希安教授所言:“律师是一个依赖道德的职业”。

做一个好人不仅仅是做一个好律师。

@浙江余倩文律师:

我的选择:当一名法学院老师!

当时的现实是:我在海事法院实习,院长说先当律师有意思,可以花两年时间做各种案子,看人生的酸甜苦辣,再选一个自己喜欢的方向,做个好律师。我当时的实际选择是去保险公司当法务,因为可以用公积金买房。进公司第一个月,案源、办案都比较自由,印象最深的是一天之内要去三个区县开庭,锻炼手动挡的驾驶技术。

我当律师的原因很复杂,我当保险律师是因为我给自己贴上了标签,然后把这个标签变成了现实。

现在,让我再来看这道选择题。通过排除法,我首先会因为同样的原因而放弃律师(我知道有福利很好的律所,但我身边没有,所以就直接跳过)。在检察官、法官、老师之间,我更倾向于选择法学院的教授。从基本打不通的办公电话中,我可以窥见周围法官每天的工作量。我可以接受很多工作,但我不想每天被当事人和律师批评,所以最后我选择了老师。一个在法学院读了十年的老师,做点研究,获得一个兼职律师的身份,更立体地服务于法治建设。

03成为律师

@湖南律师钟照松:

我没有资格当法学院老师,跟当律师也不完全冲突,也没有实际的检察和法律工作经验,所以无法评论。总之,当律师很好。

@黑龙江温泉律师:

如果重生时你有记忆,你不用走老路,辞掉司法、检察院的工作,去做律师,你可以直接选择当律师;如果重生时你没有遗产,你还是去司法、检察院吧。

@辽宁律师张康:

1. 做律师的好处是令人着迷的。

(1)律师的工作很自由。作为一名独立律师,除了会见委托人,我从不工作、从不打卡、从不开会。当律师时间长了,我会对自由上瘾,不再怀念甚至害怕朝九晚五的轮班。晚上下班,挤地铁上班,偶尔跑一趟公安、检察院、法院等法律援助机构。八小时一坐就像是一种折磨,束缚着早已习惯自由的律师灵魂。每坐一次,我都更加坚定了做律师的决心。

(2)律师的工作每天都是新的,律师经常需要四处奔波调查、取证、立案审理,除了当事人,平时还要和公安、检察、法院等国家部门打交道,能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经历各种各样烟火。

(3)律师是一个很容易给人带来成就感的职业,帮助客户打赢官司、拿回钱财,是律师取之不尽的快乐源泉。

(4)律师人际关系简单,没有办公室政治,没有利益冲突,只是接案子,埋头苦干,默默挣钱,做自己的事情就行了。

(5)律师的社会地位(和家庭地位)较高,社会大众对律师职业的接受度较高,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很多公检法干部离职后都选择当律师。

(6)律师收入较高,每个行业都有80/20法则,不可否认,部分律师的生活并不像公众想象的那么光鲜亮丽,但随着执业年限的增加,那些不适合从事律师行业的律师逐渐被淘汰,被淘汰但坚持下来的律师,终将看到曙光。

2、律师职业的特点非常吸引人。

(1)律师能长期保持学习的习惯。社会日新月异,法律与时俱进。律师自然也随之而来。每天更新法律知识,回顾总结办案经验。不学就会落后,落后就会受到惩罚。

(2)律师理性看待问题,以事实和法律为依据发表意见,根据事实进行陈述,而不是靠主观臆测或者参与舆论审判。

(3)律师直来直去,不拐弯抹角。他不喜欢委托人重复与案件无关的细节,并且经常打断谈话,通过提问来引导或主导谈话。

(4)律师聊天收费,是因为律师不只是聊天,而是用法律知识解决法律问题,提供法律解决方案。律师的回答不是随口一说,而是基于法律研究,有针对性。这不是法律建议,所以咨询是要收费的。

(5)律师思维敏捷、逻辑严谨,能够及时挖掘细节、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当委托人拿出一堆证据和口头叙述时,律师要在很短的时间内把事实说清楚。将复杂的交易提炼成清晰简洁的法律关系。

(6)律师的时间管理能力强,做事效率高,今天能做的事情不会拖到明天。

(7)律师用词十分谨慎,一般避免使用“绝对”、“必须”、“肯定”、“没问题”等绝对词语,而多用“可能”、“不排除”、“或许”等留有解释空间的词语。

3、律师职业的劣势尚可接受。

(1)律师的自由是有代价的,律师不领工资,每年要给律师协会和律师事务所交管理费,还要自己承担社保和住房公积金的费用,其中既有单位缴纳的,也有个人缴纳的。

(2)律师行业,案源为王,有案子就有收入,没案子就什么都没有。

(3)律师是一个高压职业,工作和生活压力都很大,但很少有律师会抱怨压力大,因为压力早已融入了律师的血液。

摘要: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我已经有了熊掌,不想再吃鱼了。

(以上内容仅适用于独立诉讼律师)

@上海何晓律师:

如果可以回到那个幼稚的毕业季,那时我对社会、工作、生活都还未形成深刻的认识,我的选择大概还是和现在一样,依然会选择当一名律师,我只是热爱它,热爱这个自己选择和经历的职业。

我在想,如果我们把这个问题带回到现实中,让真正的即将毕业、面临职业选择的法学院学生来回答,他们会如何回答,或者如何做出真正的决定?

也许他们的答案不同,各有各的看法和考量。如果我们站在经历过的人的角度,也许做决定前的考量更为重要。考量有哪些呢?我觉得包括“知己知彼”。两个层次:

1.认识自己,即充分了解自己:

①你自身的兴趣:即你对哪种职业有较强的兴趣或者渴望(教学、担任裁判、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等);

②你自身的能力:即你比较突出的能力有哪些(比如研究能力、自由判断能力、社交能力、抗压能力等);

③自身的弱点:自己不擅长或不能接受的事情(如工资低、压力大、工作内容相对枯燥、生活以工作为主等)

2.了解敌人,即充分了解职业:

① 职业要求:即这个职业的核心要求是什么;

②职业优势:这个职业能给我带来的最大优势是什么?

③职业缺点:这个职业我不能接受的最大的缺点是什么;

了解了两者之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适应”,根据自己的意愿和能力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选项。当然,这里适应的前提是对自己和对方都有足够的了解。获得知识的最好方式是有一定的经验。实习可能是获得知识的一个相对更好的方式。

希望屏幕前需要做出职业选择的你们,能够找到自己热爱的事情,前行山海!

@北京牛建律师:

如果有一台时光机可以让人带着现在的记忆回到过去,我会直接选择当一名律师。

稻盛和夫说,如果想拥有充实的人生,只有两种选择:一是“做你喜欢的事”,二是“让自己喜欢你的工作”。

我选择当律师大概属于第二种,因为了解所以喜欢,因为熟悉所以热爱,因为我就是律师所以喜欢当律师。

作为一名律师所获得的成就感和收获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能够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真正帮助一些人,改变一些事情。也许大多数律师都是演配角,但是,我们更愿意把那些能够改变事情方向的配角称为最好的配角。

2、在有限的生命里能够接触到不同的行业,了解不同的人和事,不断的学习和成长,是这个职业的要求,也是律师职业本身的亮点。

3、能在复杂的世界中抵御诱惑、拒绝诱惑;能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正视人性、拒绝冷漠;能在善与恶之间作出选择。

有位资深律师曾经问我,你知道争议解决律师是什么样的吗?

像英雄一样?

不,就像特种部队士兵一样。我们总是在敌后,在冲突的最前线,没有后援和准备时间。我们随时准备战斗,也随时准备接受失败。

听起来很难?

这非常困难,所以当一名律师很酷。

@河南曹振华律师:

1. 人生就是不断选择的过程,你选择的不只是一份职业,更是你余生的生活方式。

2.选职业前:不要对任何法律职业抱有偏见,不同的社会分工是存在的,也是合理的,选职业是你个人的自由,每个人的审美和需求都不一样,不要只看别人的喜好,选职业后:你可以多想想自己想要当什么样的律师、检察官、法官、老师。

3、从专业价值来看:

因为供给方不同,代表的利益不同,职业价值观也不同。律师是客户供给的,是市场选择的,忠于谁买单谁的利益,对谁负责。

律师做两件事:帮助客户赢或者不输得太惨,帮助客户变得更好。律师的一切工作都围绕着这两个核心目标。

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司法机关的经费由国家财政负担,代表国家打击犯罪,相互分工、相互监督。

警察负责调查、收集证据证明犯罪;检察官代表国家对被告人提起公诉,监督、检查警察工作,并根据警察准备的证据提出指控;法官处于中立地位,根据检察官和律师辩护的指控作出独立、公正的判决。

检察官、法官、律师都是国家司法体系和法律共同体的成员,三者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

检察官代表国家起诉犯罪,法官公正裁判,律师对委托人负责。

老师,教书育人也是好的。

孟子说人生有三乐:父母双健、兄弟无患,为第一乐;仰天而无愧、俯视人而无愧,为第二乐;得天下贤才而教化,为第三乐。

4.您可以选择任意一个。

有人说:这个世界没有义务保证对任何人??公平,你要做的只是在现实环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做自己想做的事和能够做的事。

否则,你会一生充满愤怒和批评,但却一事无成。

80/20法则在某种意义上也被称为不公平法则,它非常现实,也很残酷,我们无法改变它的不公平,我们唯一能决定的,是做“2”还是做“8”。无论你想在哪条赛道上取得成功,你都必须不断从80%转向20%。

总之,生活是经历,工作只是手段,生活才是目标,不管做什么选择,都要响应内心的召唤。最后我选择了当律师。

@河南律师张利平:

2010年我研究生毕业后就加入了律所,十几年的从业经历,一路走来,虽然吃尽了苦头,但我还是选择了律师这个职业,因为普通人更需要个案的正义,我觉得他们的笑容就是真实的,是对我们工作最大的肯定,加油。

现在我们回到开头的问题:假设让你回到你毕业那一年,当时有三个职位给你,一个是当法官或检察官,一个是当律师,一个是当法学院老师,你会选择什么?

东莞交通律师?敬请于评论区发表高见,并对本文予以点赞及转发,以助广大读者把握法律与正义的界限。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