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交通事故律师网-知名律师胡正东竭诚为您服务 http://www.dgjtlsh.com 东莞交通事故律师提免费法律咨询
|
最新资讯
最新资讯
政策先行各地探索 河南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取得显著进展
东莞交通律师获悉
河南省近期颁布了一系列促进循环经济的政策措施,致力于推动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的社会构建,并在循环经济领域实现了显著的成就。
政策先行 各地探索
河南省,一个拥有庞大人口基数的大省,其人均资源占有量却相对较少。为了提升资源的运用效能,该省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并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2021年12月,河南省发改委公布《河南省“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该规划对“十四五”时期循环经济的具体目标和职责进行了阐述,其目的是构建一个资源循环利用的产业架构,助力经济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2024年3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颁布了《河南省关于促进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其中明确提出了增强财政扶持力度、实施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旨在推动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2024年5月,河南省发改委颁布了《河南省农村地区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实施细则(暂行)》,其目的是为了深化电力体制改革,促进农村能源变革,加快农村源网荷储一体化的进程,将能源从远地引入变为近地获取,进而推动产业升级,助力乡村振兴。
2024年7月,河南省政府发布了《河南省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建设行动方案》,方案中明确提出,到2025年,将初步构建起涵盖各个领域和环节的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并在主要废弃物循环利用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展望到2030年,将全面建成一个全面覆盖、高效运转、规范有序的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
政策助力下,河南省各区域纷纷开展创新实践,在循环经济领域实现了众多突破。截至目前,该省已认定15个省级循环经济产业园区,以及9个省级循环再生工业园区。特别是许昌市长葛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循环经济产业园,通过完善废旧金属回收体系,强化产业链建设,促进了再生金属产业的稳健提升。由于在再生金属的高附加值应用领域表现出色,该园区的实践经验被收录进《碳达峰碳中和案例选》,并因此成为全国范围内的示范典型。
河南省在优化能源结构方面,正大力推动燃煤发电机组的技术改造与升级,同时加速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并稳妥地推进能源向绿色低碳方向的转型。截至2024年,该省的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总容量已超过7500万千瓦,成功实现了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量超越火力发电,以及新能源发电装机量超越燃煤发电的“双突破”,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所占比重也超过了50%。在全年范围内,可再生能源发电总量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成功跨越了1000亿千瓦时的门槛,达到了1158亿千瓦时这一新高度。这一数字不仅占据了全省电源发电量超过三成的比例,而且在全社会用电量中也占据了超过四分之一的重要份额。
河南省积极推动储能设施建设,加速推进抽水蓄能项目的进展,并促使多个储能项目陆续动工。至2024年,全省已新建19座新型储能电站,新增装机规模达到95万千瓦。截至目前,共有84座新型储能电站投入运行,总装机容量已增至164万千瓦。
企业创新 多点发力
截至2023年末,河南省的经营主体数量已达到约1094.03万户。众多企业致力于打造绿色低碳的循环经济模式,持续推动发展新动能和新优势的形成,显著减少了资源环境的消耗,同时不断提升发展的潜力和持续力。
豫光金铅集团位居我国铅冶炼行业首位,同时也是白银生产领域的领军企业。董事长赵金刚表示,该公司正致力于探索循环经济模式,力求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环境污染的彻底治理。
为了提升盈利水平,豫光金铅在综合回收领域持续深入挖掘。目前,该企业已能回收包括金、银、锑、铋、锡、铟在内的10余种稀有贵金属,这不仅实现了有价金属的全面回收与再利用,同时也确保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该企业拥有铅、锌、铜三大生产系统。在这些系统中,生产流程遵循“资源利用—冶炼加工—产品产出—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的模式,显著提升了资源的使用效率,并大幅降低了废弃物的排放。此外,这三个系统在冶炼环节上相互补充,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以湿法冶炼工艺为例,他们成功将铅的回收率提升至98%以上。公司不仅构建了一套完备的废料处理机制,对冶炼环节中产生的炉渣进行回收再利用,其中一部分被用来生产水泥熟料,这样的做法显著减轻了固体废弃物堆积带来的压力。
此外,豫光金铅在废旧铅酸电池的处理领域实现了重要进展。以往,铅酸电池的回收利用率不高,且在回收过程中往往会产生新的污染问题。该公司运用自主开发的环保处理技术,成功对电池的外壳、极板和电解液进行了分类回收,使得废旧电池的再利用率超过了90%,显著降低了铅污染的风险。豫光公司目前已具备每年处理54万吨废铅酸蓄电池的能力,这一规模使其成为全球处理此类废物的领军企业,并为我国有色金属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了宝贵的经验。
兰考试点 绿能覆盖
河南省兰考县作为全国首个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县,近年来正不断加速农村能源的转型升级。该县在推动绿色能源产业集群向高质量发展迈进的过程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尤其是在兰考县三义寨乡付楼村,通过实施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充分利用光伏、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并与智能微电网及储能设施相结合,成功打造了一个既高效又低碳、且可持续发展的能源供应循环系统。
河南省发改委地区处的负责人裴东鑫,作为付楼村的第一书记,向记者透露,所谓的源网荷储,实际上是指能源的获取(源)、电力传输网络(网)、用电需求(荷)以及能量储存(储)这四个方面的协同发展。
在这一体系框架内,付楼村率先大力推广了分布式光伏发电技术,村民的房屋屋顶、农田的塑料大棚以及公共建筑等各个场所都布置了太阳能光伏板,构建起了一个全面覆盖的光伏能源网络。
借助智能微电网管理系统的优势,光伏发电得以优先保障本地区居民及农业生产的电力需求。多余的电力则被输送到电网中,从而有效提升了能源的使用效率。目前,全村的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装机总容量已达到1.2兆瓦,年发电量达130万度。除了自给自足,每年还有40万度的电量输送到大电网。因此,全村(集体)每年通过新能源获得的收入可达15万元。
在农业生产负荷方面,付楼村积极推广使用电动农业机械和智能灌溉系统等新型能源设备,以此提升农业生产的智能化程度,并减少化石燃料的消耗。同时,村民日常生活中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也得到了全面升级,确保绿色能源在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今年,村民梁新国为自己的住宅安装了地面辐射供暖设备。该设备中铺设的碳纤维电热线在通电后能持续不断地散发热量,而所需的电力则由屋顶新增的太阳能板提供。据梁新国介绍,他家共设置了63块光伏板,每年可发电约4万度。
付楼村采用了储能技术,提升了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这些设备能够储存过剩的电力,而在夜晚或阴雨天,它们则能够释放电能,以保证村庄用电的持续性及可靠性。而且,储能系统还具备智能调节功能,在用电高峰期释放电力,减轻电网的负担,从而缓解供电压力。
借助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的建设,付楼村不仅实现了能源自给自足,而且有效减少了碳排放和电力消耗费用,为全国农村地区绿色能源的转型提供了可借鉴、可推广的典范。这种模式的成功应用,不仅对乡村振兴战略起到了推动作用,同时也为我国能源结构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记者 李丽静)
东莞交通律师?敬请于评论区发表高见,并对本文予以点赞及转发,以助广大读者把握法律与正义的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