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典案例>>经典案例
经典案例

经典案例

某物业公司与魏某物业服务合同纠纷调解案:法院+物业协会如何化解纠纷?

时间:2025-08-27 20:21 作者:佚名 【转载】

东莞交通律师获悉

某物业公司与魏某物业服务合同纠纷调解案

——“法院+物业协会”运用“六尺巷工作法”化解物业纠纷

入库编号:D2025-161-1-121-449

民事物业服务合同纠纷引发拖欠物业费问题,可运用“六尺巷工作法”,借助“法院+物业协会”搭建的多元化解机制妥善处理。

基本案情

某社区业主代表机构与某管理公司达成服务协议,商定由该管理公司为该社区业主执行服务职责。魏某是该社区业主,从2018年开始以服务未达标为由拒绝缴纳管理费用。管理公司与其反复协商均未成功,于是向法庭提起诉讼,要求魏某支付2018年至2024年服务费用及延迟履约的补偿金。

处理方式方法

司法机构接到诉讼文书之后,在征得诉讼参与人许可的情况下,委派小区物业管理联合会实施初步协商活动。协商代表在审判官的指引下,执行以下任务:

调解员先对案件进行整体分析,找出核心问题,具体方法包括查阅相关文件资料,并利用电话进行交流,最终明确魏某未支付物业费用的根本原因,一方面,魏某对某物业公司的工作表示不满,认为其未能及时维护公共设施,也未做到按时清理垃圾;另一方面,魏某回忆起2018年曾因家中水电故障向某物业公司申请维修服务,但该物业公司并未及时响应处理。魏某觉得物业公司没有依照约定执行物业服务合同,所以持续六年没有缴纳物业费用。

接下来,阐释法规,界定责任与权利。针对当事人对责任与权利理解不清晰状况,指示审判人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944条内容,指导调解人员着重向魏某说明物业服务合同中企业承担的责任与工作界限,并详尽向魏某说明不缴纳服务费可能遭遇的法律影响。此外,务必让物业管理公司明确“存在缺陷的履行必须修正”的义务,引导他们通过改善服务品质,博取业主的认可,从而促使业主自愿支付管理费,达成和谐的局面。

最终,借助“六尺巷工作法”消除纷争。引导审判人员与调解人士以“礼让和谐”思想为关键,“听辩劝借让和”六个环节来处理争议。调解人士首先听取双方表达,分辨案件不同之处,接着向物业管理方提出改进意见,慢慢减少分歧。说服相关方适当妥协,参考类似案件进行讲解沟通,兼顾情理法,引导物业与业主各自让步,站在对方角度思考,依照具体情况拟定恰当调解办法,帮助双方消除隔阂,就服务费支付达成共识。最后,双方达成和解,持续多年的纠纷获得根本解决。

处理结果

双方商定和解方案,魏某立即支付全部六年的物业管理费用,总额达两万多元,物业管理方承诺提升服务品质,并修正了维修响应迟缓等不足之处。

解纷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944条

解纷要旨

业主对物业的服务水平不满意时,常常会拒绝支付物业费用,由此引发物业纠纷,如果不能妥善解决,这既会阻碍物业公司正常运作,也会妨碍居住环境的维护。这个案件里,借助“法院联合物业协会”的联合纠纷解决方式,法院运用自身专业能力,承担起指导调解的工作;物业协会凭借对行业规范的了解,针对法律运用、争议关键点等事项,向卷入者阐释法规道理,从而产生了“一加一大于二”的纠纷化解效果。调解期间,调解者借助“六尺巷工作法”,把六尺巷故事里包含的“注重谦让、崇尚和睦”的古老观念带到调解里去,借助“倾听辩论劝导谦让”六个步骤解开双方当事人的疙瘩,同时运用机动的调解方式,减轻当事人之间的对抗心理,推动物业公司立刻进行改进,提高服务品质,解除业主的烦忧,让双方达成和解,业主一次性支付了拖欠六年的物业费,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矛盾,也促使物业公司改善服务态度,从基本层面减少这类矛盾,帮助保持社区和睦氛围。

推荐部门:合肥市包河区人民法院

处理纠纷的机构:合肥市包河区人民法院,合肥市物业管理协会

东莞交通律师?敬请于评论区发表高见,并对本文予以点赞及转发,以助广大读者把握法律与正义的界限。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