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索赔指南>>索赔指南
索赔指南

索赔指南

申办残疾人证不知条件?2025 年残疾分级标准一文讲透

时间:2025-10-07 22:54 作者:佚名 【转载】

东莞交通律师获悉

家中成员若在生理、心理或认知方面有所欠缺,欲申请残疾人证件却不确定是否符合要求?耳闻2025年将更新残疾评定规范,唯恐先前掌握的内容已失效?须知残疾鉴定有清晰的国家规范,只需参照七项残疾的四级要求,即可自行初步评估,无需再四处咨询他人。

今天就用通俗语言把2025年残疾人划分的关键要素讲清楚,包括划分的准则、各个等级的具体要求,还有申请时需要留意的事项,都是非常实用的内容。无论是自己查询、协助家人掌握,还是仅仅为了传播信息,阅读完这篇文章就能完全理解。

一、先理清基础:残疾分7大类,等级只看“功能障碍程度”

必须清楚说明,对残疾人进行分类不能仅凭直观感受其状况如何,而是要按照《残疾人残疾分类和分级》这项国家规范,依据身体构造受损程度、功能受影响状况,以及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方面存在障碍的程度来实施评估

1. 7大残疾类别:覆盖身体和精神各主要领域

任何由遗传或环境因素引发的困难,都可以归入这七个范畴,其中某些范畴还包含更细致的划分情形:

视力障碍者,双目经过矫正视力依然不佳,或者视野范围变得狭窄,这些情况会妨碍正常生活,具体表现为失明和视力减退。

听力受损:双耳存在不可逆转的听力问题,无法感知或辨识周围声音、说话声音,导致沟通受阻。

语言障碍:出现说话困难、发音不清等情况,经过一年多的干预改善不明显,导致沟通存在障碍,三岁以前儿童不进行评估。

身体活动受限:四肢、脊柱或神经受损造成活动能力丧失,例如失去肢体、行动不便、形态异常等

认知能力缺陷:未成年时期由于不良环境造成思维发展受限,或者成年阶段因病症致使智力功能下降,同时表现出应对能力困难。

精神障碍种类繁多,若症状持续超过一年仍未康复,会导致认知和情感方面出现困难,进而妨碍正常的社会交往活动。

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残疾状况时,即为多重残疾,例如同时患有聋和盲,或者兼具肢体和智力方面的障碍。

2. 4个等级:只看“障碍轻重”,和残疾类型无关

各个类别均依据“功能受损状况”划分为四个层级,该标准在全国范围内保持一致,与残疾发生的地点、成因等要素无关。

极重度障碍者,日常生活活动完全不能自理,社会交往能力极差;

二级:属于重度障碍类别,多数日常生活事务无法自行处理,必须依赖他人协助。

三级:属于中度障碍类别,部分日常生活事务尚可自行处理,不过其中伴随显著不便。

四级:轻微困难,基本上可以单独处理普通事务,只是环境比较复杂时会有影响。

概括而言,第一类和第二类属于“重度身体障碍”,可以获取更周全的扶持措施;第三类和第四类属于“中轻度身体障碍”,主要在个别领域获得帮助。

二、逐类拆解:7大残疾的分级标准,对照就能自查

这个部分是关键,各类残疾都依据四级标准进行说明,无需了解专业词汇,只需根据“能否完成某项活动”即可基本对应分类。

1. 视力残疾:看“矫正后视力”和“视野”,单眼残疾不算

视力障碍仅考察双目状况,倘若单眼存在缺陷,而另一只眼的视觉能力不低于0.3,则不被认定为视力障碍。评定等级主要依据两个标准:首先是视力最佳眼的矫正能力,其次是视野宽度,即注视中心周边可辨识的范围。

一级:视力改善程度非常低,低于0.02标准,或者视野范围缩小到不足5度,完全无法看清物体,仅能察觉到极其微弱的光线。

二级状态下,视力水平需在0.02以上且低于0.05,或者视野范围小于10度,仅能辨识非常近的物体。

三级标准要求视力在0.05以上且低于0.1,可以辨识较近的较大物体,但难以看清细微之处。

四级标准要求视力在零点一以上但低于零点三,可以辨识眼前物体,不过远方的景物或者小字会模糊不清。

这里要留意,即便眼睛功能尚可,但观察范围不足10度,不论视力如何,都算作盲人,最少可判定为二级残疾。

2. 听力残疾:测“平均听力损失”,不配助听器的状态下评定

听力障碍的评定依据是双耳听力损伤程度,且需在未佩戴辅助设备时进行检测。三岁以下的幼儿,只有达到第一、第二、第三等级标准才会被认定为残疾人士。

一级:听力损伤程度很高,超过九十分贝,完全丧失声音感知能力,无法通过耳朵进行对话,需要其他方式沟通。

二级情况表示听力受损程度达到81至90分贝,属于中度障碍,此时只能捕捉到非常响亮的声音,例如在附近燃放的爆竹声响,但无法分辨清楚人的讲话内容。

三级听力程度属于一般水平,声音在61至80分贝范围内能够感知,但无法理解讲话者的具体话语,必须提高音量才能勉强辨识。

四级水平表示听力损伤程度属于中等范围,听力损失在41至60分贝之间,可以辨识标准的讲话声音,然而在环境嘈杂时难以听清,常常需要他人重复说话内容。

3. 言语残疾:看“语音清晰度”,治疗一年以上才评定

这种情况需要同时符合两个标准,一个是“经过一年多的时间仍然没有好转”,另一个是“已经持续了两年以上”,评估时主要关注说话能力以及发音是否清楚。

一级:几乎没有说话能力,发音准确度不足十分之一,旁人完全无法辨识;

二级,发音能力较为微弱,语音清晰度介于11%到25%之间,只能偶尔让人听清个别字词。

说话能力初步,可以完成部分沟通,发音清楚程度介于四分之一到将近一半之间,能够辨识个别词汇,但无法理解完整语句。

四级水平的人可以进行基本对话,发音清楚程度在四六到六五之间,他们难以表述较长的句子,常常需要重复或者减慢说话的速度。

说话含糊不清或许源于听力障碍,儿童语言发展缓慢(3岁以上)也可能是原因,还有口吃严重阻碍沟通的情况,这些都有可能被判定为言语障碍。

4. 肢体残疾:看“运动功能丧失程度”,不考虑辅助器具

评定等级时,不考虑是否使用义肢、轮椅等辅助工具,仅依据身体自身的活动能力来衡量。需要先界定几个重要部位的含义:完整上肢涵盖肩部,上臂从肩部延伸至肘部,前臂从肘部直至手腕。完整下肢包含胯部,大腿从胯部延伸至膝盖,小腿从膝盖直至脚踝。

一个人完全无法自理,例如身体四肢全部失去功能,或者只有上肢或下肢完全消失,又或者三条腿的功能严重受损等情况。

二级:无法基本自理,例如偏瘫导致肢体功能丧失严重、双大腿被切除、双肢功能极为有限等。

三级:部分能够自理,例如单腿缺失、双手大拇指完全失去功能、一条腿的功能严重受损等。

四级标准下,个体基本具备独立生存能力,例如一条腿失去功能、脊柱向一侧弯曲超过四十五度、单侧手除拇指外其余四指全部缺失等情况。

像成年人身高≤130厘米的侏儒症,也属于肢体残疾四级。

智力障碍:需关注人的认知能力与生活技能,多数情况在十八岁之前显现

关键在于认知能力远逊于普通人,并且存在生活适应困难,必须通过专业评估认知程度(例如计算智商分数),还要参照个人料理事务、语言交流、人际交往方面的表现来综合评定。

智商低于二十,完全无法独立生活,连进食、穿脱衣物都要别人全程协助,无法进行沟通。

智力水平在二十至三十四之间属于二级,基本上无法独立处理日常事务,虽然能够完成简单的穿脱衣物和进食动作,却不能承担任何家务劳动,语言交流方面存在显著障碍。

智力等级为35至49,部分具备自我照料能力,能够从事基础性家庭劳动,可以完成简单对话,不过不能独立开展职业活动。

四级:智商介于五十至六十九之间,基本能够自我照顾,可以从事些简单劳动,交流上没有障碍,不过掌握新本领比较迟缓,处理棘手局面时显得力不从心。

达到十八岁之后,假如因为生病造成思维迟钝,同样依照这个准则进行判断,不过必须提交清晰的病历材料作为依据。

精神障碍:依据“表现维持时长”与“社会适应能力”,须有病历佐证

必须是各种心理疾病(例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等)已经持续一年以上没有康复,对正常生活和社交造成干扰,必须提交医疗机构的检查资料。

社会功能遭遇毁灭性困难,无法区分真实与虚幻,缺乏自我照顾能力,存在伤害自身或危及他人的可能性。

二级:社会角色难以正常履行,日常事务尚可处理,但无法从事职业活动或参与人际交往,心理状态很不稳定。

三级:社会角色方面存在显著困难,能够处理个人日常事务,但在职业活动及人际交往方面表现不佳,必须依赖他人协助。

四级:社会功能出现轻微问题,日常生活和劳动能力尚可维持,但在承受压力时容易再次出现症状,人际交往方面存在些许不便。

办理此类残疾手续时,需要委托血亲或法定看护人协助,同时必须提交满一年的用药诊疗记录。

7. 多重残疾:按“最严重的残疾等级”定,不叠加

当个体同时存在两种或以上残疾状况时,评定级别遵循特定准则:首先确定各项残疾的级别,选取其中最严重的一项作为基准,然后考虑其他残疾造成的影响进行整体评估,但最终级别不会超过最严重残疾的级别。

例如一个人既患有听力方面二级障碍,又存在肢体三级不便,其基本评定级别为二级,经过全面评估后依然是二级,不会因为增加另一种残疾状况就提升为一级。

三、2025年新变化:标准修订方向明确,申办更便利

许多人听闻2025年将更新残疾人划分等级的规范,忧虑先前掌握的信息会失效。依据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发布的相关指导,此次调整主要着力于健全规范、契合当前状况,中心包含的“七项四等”体系不会发生改变。

1. 修订重点:更贴合实际需求,覆盖更多情况

根据会议内容,2025年修订会重点关注这些方面:

需要明确部分新出现的致残因素的具体评估方法,例如由罕见病症、新兴科技引发的身体机能受损情况,要制定相应的判断依据。

改进智力、精神障碍的评估程序,降低个人看法的比重,提高客观标准的运用,

- 明确多重残疾的综合评定细则,避免不同地区判定标准不一。

不过这些更动需要时段,现阶段申请仍依照当前规范进行,一旦有新动态会立刻在残联官方网站发布信息,无需焦急等待新条例。

2. 申办更方便:异地能办、线上可申请,流程简化

2025年申请残疾人证件手续更加便捷,无论在本人户口所在地还是长期居住地,均可办理,无需两地奔波:

办理地点包括户籍所在地或长期居住地的街道残联部门,也可以在政务服务中心办理,还可以通过全国残联信息化服务平台进行网上申请。

申请时需提交证件:身份证明文件、户籍证明或暂住证明,以及三张两寸彩色正面照片;若申请智力障碍、精神障碍残疾认定,或由未成年人办理,还需附上监护人身份证明和相关材料;申请精神障碍残疾认定,还需提供一年以上的治疗记录

申请后由残联指定单位进行评估,结果将进行公告,公示期持续五个工作日,接着进行审核并发放证件,整个程序大约需要三十个工作日,申请人无需承担办理费用,仅有体检费可能需要支付。

跨省可以办理多种证件申请,包括初次申领、更换证件、遗失补办等六类事务,只需携带居住证明文件,异地操作与本地办理步骤相同。

这个情况要留意,如果是因为生病或者遭遇变故导致身体受损的,必须等到把病治好、身体完全恢复满一年,才能够去申请,如果时间太短就去申请,会对评估结果造成干扰。

四、常见疑问:这些“坑”别踩,信息别弄混

1. 残疾等级能改吗?需要重新评定吗?

可以调整。当身体状况出现改善或恶化,例如通过治疗使能力恢复,或者疾病加剧造成困难加深时,允许申请更改评定级别。办理手续与初次评定相似,必须前往指定地点进行重新评估,依据最新状况来修正级别。

2. 残疾人证丢了怎么补?编号会变吗?

遗失后可向街道残疾人联合会递交失物登记和证件补办申请,该机构会先行公告物品遗失情况,经过五个工作日处理便能领取新证件。初次补办时编号将附加“B1”标记,再次补办则加注“B2”标记,后续依次增加,这些附加标记不会对福利待遇的领取造成任何阻碍。

3. 评定不通过能复议吗?

好的。倘若对考核结论存有不同意见,可在获取结果后的十五个工作日之内向残联提出复核申请,残联将委派其他单位进行二次考核,最终以第二次的考核结果作为依据。

4. 注销后还能再申请吗?

可以,不过有时间规定。若主动取消残疾人证,一年内无法再次申请;若因不符合标准被取消,需等残疾状况改变后才能重新申请。

五、总结:记住3点,自查申办不迷糊

残疾评定看似繁难,其实把握要领便可从容处理,归纳三点要点:

先分辨属于七个主要类别中的哪一个,然后依据功能受损状况,对应到四个不同级别,与致残缘由没有关联。

申请不受居住地限制,外地居民也可办理,只需携带个人证件、个人形象资料以及过往诊疗记录,办理周期通常需要三十天上下。

2025年规范更新不会波及正在申请的事项,若有变动请参照残联官方网站公告。

不确定的话,最简便的做法是联系当地残疾人联合会获取信息,或者前往街道行政服务机构进行询问,这样比自行猜测要可靠得多。残疾证与医疗、工作、补助等多项待遇相关,了解清楚评定等级的依据,才能更有效地利用政策优惠,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东莞交通律师?敬请于评论区发表高见,并对本文予以点赞及转发,以助广大读者把握法律与正义的界限。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